English

找准儒学在未来教育中的位置

1999-11-24 来源:光明日报 范鹏 我有话说

要找准儒学在未来教育中的位置,现在需要解决的既不是儒学在未来教育中有无价值的问题,也不是未来教育是否需要儒学的问题,而首先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我们主张“儒家人生哲学”应成为未来儒学教育首要的基本的内容,是因为这二十年来儒学研究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儒学思想中最有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的便是其人生哲学。儒家人生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人生哲学,现代人是应该有所了解的;儒家人生哲学作为一种塑造了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人生哲学,中国人应该有所继承;儒家人生哲学作为人类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未来人应该发扬光大。在未来多元并举的文化格局中,儒家人生哲学应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儒家人生哲学在未来教育中将通过三条途径被人类所认同,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儒家人生哲学应成为未来教育中从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都必须贯穿始终的必备内容。教育的方式,在小学采取讲故事的形象教育;在中学则应采取系统教育的方式,把儒家人生哲学作为德育课或人生哲学课的内容之一加以灌输;在大学则应进一步采取参与式教育,用个人成长中的切身体验进一步从人学理论与人生实践的结合中吸取儒家人生哲学的精华。教育的内容,在小学宜进行基本公德教育;在中学则应进行人生态度,人生方法,人生理想教育;在大学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行人生哲学的系统教育,使大学生在各种人生哲学的比较借鉴中,形成社会主义新型公民应有的正确人生观。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延伸,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基础性教育途径,尤其是在人生哲学教育方面,家长毫无例外地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第一任真正的导师。儒学教育几千年来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今天仍有继续改进加强的必要。家庭的儒家人生哲学教育应从治家方略的层次予以充分的重视,从修己,立身的格言开始,以个人私德,家庭美德为重点逐步演进与扩充。有人主张家庭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尊师上,而学校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孝亲上,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儒家的两种基本道德规范———“孝亲”与“尊师”便可以有效地树立起来了。因为,孝亲是家庭美德的基础,而“尊师”则是社会公德的起点。我以为这种主张是切中时弊和切实可行的。同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庭中的儒家人生哲学教育应特别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这不仅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好处,而且对家长自身修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之外的所有教育途径的总称,它具有相对松散,形式多样和方法灵活等显著特点,在儒家人生哲学教育方面,学术团体,新闻媒体和社会集团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以儒学研究为重点的学术团体,诸如“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子基金会”,“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之类的学术团体在儒家人生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方面应采取主动姿态。

同时,儒家人生哲学教育在未来教育中应把握好三个层次,即儿童少年层次的人生论教育,青年层次的人格论教育和成人层次的人性论教育。人生论,人格论,人性论在儒家人生哲学教育中缺一不可,在三个层次,三条途径的教育中即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把握好递进关系,又要注重整体,把握统一,防止完全割裂开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